因为一纸公告股价涨停,又因为一封关注函股价大跌,最近两天,常铝股份(002160.SZ)的股价走势几乎成了“消息市”。
12月14日晚间,常铝股份公告称,子公司与瑞科生物签订新冠疫苗产业化净化安装工程合同,合同含税金额合计为7280万元,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1.68%。
受此消息影响,12月15日早间开盘,常铝股份股价涨停,虽然盘中一度开板,但截至收盘,常铝股份仍封板报收4.18元/股,封单超10万手,成交达1.49亿元。
不过,仅一天之后,深交所便火速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蹭热点、炒作公司股价以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形等。
12月16日,常铝股份低开低走,尾盘收跌7.42%,报3.87元/股,对应总市值31.03亿元。
就上述情形,记者也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公司董秘办,公司方面告诉记者,12月14日公告的新冠疫苗产业化净化安装工程,并非公司首次接手新冠疫苗概念相关工程。今年早些时候,便有天津、武汉等城市的项目对接,但彼时因为合同金额较小,便没有对外公告。
对于深交所发关注函一事,对方解释今年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所谓的“蹭热点”是严查的,但实际上交易所对重大合同定的标准是非常高的,而公司有“简单的自己的一个标准”,“我们不否认交易所的标准”,但“我们也是有了既定的事实才去披露,而并非为了披露而披露”。
此外,记者也注意到,在深交所关注到的问题以外,常铝股份着实还有不少的“麻烦”。比如从股价年K线图看,公司自2016年以来,截至12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累计跌幅(除权)达到了70.48%。低迷的股价背后,则是公司乏善可陈的业绩,以及今年以来公司重要股东连续不断的减持。
蹭上疫苗概念?
根据12月14日晚间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朗脉与江苏瑞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瑞科生物”)签订《新冠疫苗产业化净化安装工程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由上海朗脉负责瑞科生物六期标准厂房新冠疫苗产业化项目净化安装工程。合同含税金额合计为7280万元,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1.68%,合同的签订及顺利实施,有利于提高公司在医疗洁净市场领域的影响力。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常铝股份于2007年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公司原本从事于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涵盖空调铝箔、合金铝箔等多个品种。
2014年,常铝股份斥资逾10亿元收购朗脉洁净,由此跨入到医疗洁净业务领域。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热传递材料、热传递设备综合解决方案和医疗健康系统洁净技术与污染控制整体解决方案的两大业务领域。
不过,从半年报来看,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以后,公司的大健康业务取得的成绩恐怕很难令投资者满意。今年上半年,公司医疗洁净业务实现营收3075.73万元,占营收比重1.8%,规模同比下滑64.81%。
作为对比,铝加工业务实现营收16.31亿元,占营收比重95.23%,规模同比下降18.16%,营收增速降幅远低于大健康板块。
而12月14日晚间的那份让公司沾上新冠疫苗概念的公告,也指出了《合同》顺利履行预计对公司未来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当期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未来年度的积极影响,也仅仅只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1.68%”,对提振公司大健康板块业绩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但常铝股份对此却有自己的说法,在电话中公司方面告诉记者,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医疗洁净行业的投资是快速增长的,而且公司今年的订单情况是好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年度的,但由于订单数量太多,很多订单会放到明年、后年执行。
据对方所言,未来公司的大健康业务依然不乏亮点。
深交所连发五问
反观深交所,在常铝股份公告上述内容后,次日立即下发关注函。
根据关注函内容显示,深交所要求公司核查并补充说明公司是否存在蹭热点、炒作公司股价以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形;解释单独对《合同》进行披露的原因;说明相关披露标准是否得到一贯执行,是否存在选择性信息披露的情形;说明《合同》对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业绩的实际影响;要求公司自查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持股5%以上股东最近一个月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未来6个月内是否存在减持计划以及减持计划的具体内容,是否存在内幕交易、违规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形。
此外,深交所要求公司在12月18日前将有关说明材料报送交易所并对外披露。
而经记者梳理后发现,常铝股份目前的确有两份减持计划正在实施中。
11月7日,公司控股股东常熟市铝箔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铝箔厂”)因偿还购买上市公司再融资股权质押贷款的资金需求,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386.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根据公告,此次减持将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实施,即11月27日后才能开始实施减持计划。
而在此前不久,10月15日,公司还公告披露,公司董事、总裁朱明因个人资金安排需求,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数量不超过316万股公司股票,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4%。
截至12月16日16点,常铝股份尚未披露上述两份减持计划的减持进展。
业绩“滑铁卢”
重要股东竞相减持
而把目光放到公司的业绩上,亦鲜有亮点。
2017年-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40.64亿元、41.38亿元、43.31亿元,在营收规模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常铝股份的盈利数据却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态势。
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4.3亿元、2198.07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8.91%、-352.21%、105.11%。
而今年前三季度,常铝股份业绩再次“示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8.76亿元,同比下滑9.41%;净利润-6244.55万元,同比骤降632.33%;扣非净利润-6649.31万元,同比大降977.07%。
根据半年报内容显示,公司将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结于“宏观形势下滑,以及行业景气度严重受到疫情影响,尤其是出口业务在报告期内下滑明显。”
业绩“扑街”,股价在低位徘徊,但这似乎依然没有阻挡常铝股份重要股东们的减持热情。
事实上,在前述控股股东和公司总裁最新的减持计划以外,今年以来常铝股份已多次遭到重要股东的减持。
其中,控股股东铝箔厂曾于3月2日-7月30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794.49万股。
关于控股股东今年来屡次减持公司股份,公司方面向记者解释道,铝箔厂自常铝股份2007年上市以后,十多年来从未减持过公司股票,而今年两次减持,主要系偿还购买上市公司再融资股权质押贷款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公司董事、总裁朱明,今年早些时候亦有过减持动作。根据相关公告显示,6月16日,朱明曾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票110万股。
不过,相比于铝箔厂与朱明的在减持股份上的“克制”,上海朗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朗诣”)在减持公司股票上则显得颇为大手笔。
2019年12月30日尚且持有常铝股份4386.09万股,对应持股比例为5.51%的上海朗诣,截至9月30日,持股比例已降至2.76%,持股数量仅为2192万股。
不到一年的时间,多次遭到控股股东、董监高、外部股东的减持,对于自身业绩本就不佳的常铝股份而言,这大概算是难以承受之重吧。